我受夠了電腦中介傳播的冰冷,以及都市人的冷漠與猜忌
一個人暫時避開這個嘈雜的世界,找個安靜的處所打理打
理自己紛亂的思緒,是時候了。

2005年的八月十六號,我帶了一本地圖和一本鐵道旅遊的
雜誌,獨自一人,朝平溪地區出發了,這回我並不想找任
何人陪我一起去,原因在於我想要一個人遠離塵囂,讓心
靜一靜。

特別挑在非假日,考量的就是避開擁擠的觀光人潮,好好
享受一天恬靜、閒雲野鶴的生活步調,沒有網路、沒有電
視也沒有電話(本來也就沒什麼人會打給我),在山林漫
步、蟲鳴鳥叫的環境下,或許也能激發一些靈感,比如說
,生命走到今天,我要的到底是什麼?我到底在追求些什
麼?。

在台北車站買了張一日周遊卷,搭上早上七點五十分的50
次莒光號前往瑞芳,瑞芳站是一個很奇妙的站,不像一般
火車站的剪票口都設在站房候車室,而是設在月台上,包
括自動售票機、補票窗口等。

台鐵的誤點大戲果然不出所料地上演,我要搭乘的平溪線
小火車因為前一般電聯車誤點的關係慢了大約十分鐘左右
,不過這並不會打擾我追求心靈沈澱的目標。九點十五分
,一台二節車廂,漆著滿滿彩色卡通圖騰的冷氣柴客搖搖
擺擺地駛進瑞芳站第一月台,乘客魚貫而下,我緩緩走進
車廂,冷氣澆熄了盛夏酷熱難耐的暑氣,挑了司機旁邊的
位置上坐下,與司機視角同步,山側海側景色盡收眼底,
在台灣搭火車,能夠以司機視野享受列車奔馳的快感,現
在可能只有在支線或其他台鐵非電化區間才有機會目睹了
。觀察了一下今天搭乘平溪線列車的旅客,大多是操著閩
南語的當地中老年人,觀光客極少,乾淨整潔的冷氣柴客
(很多人叫它小自強號),混和著純樸的鄉民氣息,以及
閒話家常的喧鬧聲,如此對比的氛圍實在是有趣極了。

列車沿著宜蘭線鐵路進入狹長的基隆河谷,於三貂嶺隧道
前與宜蘭線鐵路分道揚鑣,電桿消失、電車線到一邊涼快去
,平溪線鐵路的羊腸小徑穿越人煙罕至的溪谷,直搗基隆河
上源,手工開鑿的隧道一個接著一個,看上去像是洞中有洞
,在視覺感官的效果上,沿途棕黃色的巨岩與涓涓細流,覆
蓋著濃密的亞熱帶叢林,鐵路彷彿鑽入了原始森林,路旁不


時出現農家點綴,雞犬相聞,使得整個光影變化相當具有阿
里山森林鐵路的感覺。

離開了荒涼險峻的基隆和峽谷,火車接近十分寮瀑布,鐵道
旁的遊客陸續浮現,列車持續以時速40公里通過十分寮瀑布
觀光區與十分村的街道,路旁還發現某電視台正在錄製綜藝
節目,究竟是哪位藝人向我們揮手我沒仔細看清楚,反正,
注意最近的綜藝節目吧,可能會發現我的身影在火車頭上若
隱若現。

列車通過平溪線最精華的十分路段,又鑽進一片濃郁的樹蔭
,行走鐵道險象環生的遊客也不見蹤影,圓山飯店下怒吼的
基隆河巨龍此時也變成一隻小綿羊隨伺在鐵道旁,時而露臉
、時而「猶抱琵琶半遮面」,列車抵達平溪站,距離終點站
菁桐站僅隔一站之距,此時車上的乘客亦所剩無幾,提著菜
籃的阿公阿媽大多已下車,留下的多是年輕面孔的觀光客,

火車緩緩駛離平溪站,穿越那著名的平溪鐵橋,平溪鐵橋是
鋼樑橋,沒有任何護欄,從火車上望下去宛如自民居上方凌
空飄過般,煞是驚險,只見火車以緩慢的速度謹慎通過,深
怕一個不小心就跌入萬丈深淵。

「喀拉、喀拉」,鐵軌的頑固節奏慢慢將乘客的心推向平溪
線的終點站—菁桐,平溪到菁桐這段路,相當荒涼,沿路只
有雜林和小馬路伴隨,火車越開越深山,似乎要將我們帶向
另一個未知的世界,突然間,豁然開朗,驚訝的程度不下於
桃花源記的訝異,月台上擠滿了男女老幼的觀光客,充滿朝
氣的嬉鬧聲打破了平溪到菁桐這段路程的荒涼與寂靜,偌大
的站場,靠山的一側便是早年煤礦業興盛時,所留下的洗煤
場,挖到的煤礦直接由洗煤場中的洞口落入貨列的車斗中,
然而,煤礦業沒落後,貨列永不再光顧了,留下卻是空蕩蕩
的車站,鏽蝕的鐵軌與慌湮蔓草的洗煤場,成為後人憑弔過
去平溪線煤礦業興盛時期的見證之一。(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in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